个护与美妆 - 02 - 字典
皮肤类型(Skin Types)
皮肤类型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,其中最常见的是 按照皮脂分泌情况来划分:
1. 中性皮肤(Normal Skin)
特点:水油平衡,肤感舒适,毛孔细,少痘。
属于比较理想的皮肤状态。
2. 油性皮肤(Oily Skin / 油皮)
特点:皮脂分泌旺盛,T 区明显出油,毛孔粗大,易长痘。
背景:与皮脂腺活跃、雄激素水平等相关。
3. 干性皮肤(Dry Skin / 干皮)
特点:皮脂分泌少,紧绷、易起屑,屏障功能弱。
常见问题:干燥、敏感、早衰。
4. 混合性皮肤(Combination Skin / 混合皮)
特点:T 区油(额头、鼻子、下巴),U 区干(脸颊)。
敏感肌(Sensitive Skin)
敏感肌的底层逻辑是皮肤屏障(主要是角质层和皮脂膜)结构不完整或功能减弱
1. 症状表现:
主观感受:刺痛、灼热、瘙痒、紧绷感,尤其在使用护肤品、化妆或环境变化时明显;
客观体征:皮肤泛红(局部或全脸)、毛细血管扩张(红血丝)、脱屑、丘疹或小疹子,严重时可能出现肿胀或渗液。
2. 触发因素:
化学刺激:护肤品中的香精、酒精、防腐剂、高浓度活性成分(如酸类、高浓度维生素 C)、染发剂、洗涤剂等;
物理刺激:冷热温差、风吹、日晒、摩擦(如频繁去角质、卸妆过度);
环境因素:换季干燥、空气污染、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;
内在因素:压力、熬夜、内分泌波动(如经期)等也可能加重敏感反应。
3. 反复性与普遍性:
敏感肌的不适症状并非偶尔发生,而是在接触上述刺激后频繁、持续出现,且对多种刺激可能产生交叉反应(如既怕香精又怕冷热风)。
皮肤屏障(Skin Barrier)
皮肤屏障是一种 结构 + 功能的综合概念,它主要由:
- 角质层细胞(corneocytes) → 就像砖块,提供坚固结构。
- 细胞间脂质(intercellular lipids,如神经酰胺、胆固醇、脂肪酸) → 就像灰浆,把“砖”粘在一起。
当屏障功能受损时,会出现:
- 干燥、紧绷(水分流失增加)
- 泛红、刺痛、灼热(外界刺激更容易进入)
- 易过敏、反复炎症(免疫反应过度活跃)
- 屏障性疾病:如特应性皮炎、酒糟鼻等
屏障受损
1. 主要表现
干燥脱屑:角质层锁水能力下降,皮肤紧绷起皮,严重时出现鳞屑状脱落。
泛红敏感:毛细血管扩张(如红血丝),对外界刺激(如温度变化、护肤品)产生刺痛、灼热感。
瘙痒刺痛:神经末梢暴露,轻微摩擦或接触物质即引发不适。
反复感染:防御功能减弱,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(如痤疮、皮炎)。
2. 造成屏障受损的常见原因
外部因素
过度清洁(频繁洗脸、使用强碱性皂基)
过度去角质(酸类、磨砂过度使用)
紫外线照射(UV 破坏脂质层和 DNA)
干燥气候(低湿度环境下 TEWL 升高)
污染物、烟尘
内部因素
遗传(如异位性皮炎,常伴 Filaggrin 基因缺陷)
年龄(婴幼儿与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相对弱)
荷尔蒙变化(如雌激素下降会减少皮肤脂质合成)
免疫或炎症性皮肤病(如银屑病、湿疹)
3. 屏障受损时的临床/表面表现
干燥、紧绷、脱屑
易泛红、发炎
瘙痒、刺痛或灼热感
对护肤品耐受性下降(本来用着没问题的产品,现在会刺痛)